百年红楼的红色记忆 见证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

   发布时间: 2022-05-25    访问次数: 484

5月25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4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讲解员谢尹楠担任主讲人,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董盼盼主持。

谢尹楠以《百年红楼的红色记忆》为题,讲述了北大红楼作为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红色记忆,她见证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曾在这里工作、学习,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党的一大召开前,一共建立了8个党的早期党组织,其中有7个地方负责人与北大密切相关。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包惠僧、谭平山5人是北大师生,毛泽东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王尽美是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通讯会员。北大红楼是中国共产党名副其实的 “孕育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发轫之地。谢尹楠说。

薛峰馆长在点评时认为,谢尹楠的讲述时空重塑能力强,给我们大家强烈的如临其境的体验感。她以时间为线,事件为点,把北大红楼的革命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她抓住了历史的实质,用故事化的语言,把听众的思想迅速带到现场,穿越到百年前北大红楼。

胡立法院长点评时说,谢尹楠的讲述把握住了红楼的“红”,这个“红”字也是“北大红楼”与其他历史古迹的区别所在,不仅仅是建筑物外观的颜色,更是它蕴含的红色精神和留给我们的红色记忆。感官层面的红色与精神层面的红色在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物中高度契合,使它有了别的建筑物没有的精神力量。了解红楼的历史,能够唤醒我们的红色记忆,让我们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

据悉,“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是从今年5月4日开讲后,陆续邀请上海一大纪念馆讲解员张欣怡主讲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上海一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袁晶主讲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董必武题南湖诗碑及其笔墨砚台,天津大学张太雷纪念室尹卓杨同学讲述重要革命文物——张太雷的毕业证书。接下来将安排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成员单位河北乐亭的李大钊纪念馆、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江西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一位讲解员,各自讲述一件重要的革命文物,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

宣传海报

主讲人 谢尹楠

评论人 薛峰

评论人 胡立法

主持人 董盼盼

主持人、主讲人、评论人

联盟理事单位之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组织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