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东平烈士与血染的《茅山下》战地手稿

   发布时间: 2022-10-27    访问次数: 409

10月26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17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钱薇担任讲述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教授与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吴小宝研究馆员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

钱薇以《丘东平烈士与血染的<茅山下>战地手稿》为题,讲述了丘东平烈士在短促的一生中,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历史故事。《茅山下》是一部兼具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的作品集。它客观地描述和再现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战场所取得的辉煌战绩,特别是刻画了从游击队成长为正规军的艰苦进程,记录了叶挺、项英、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运筹帷幄和言谈举止,部队行军过程及精神风貌,以及沿途百姓在战争中的日常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新四军坚持在江南茅山根据地抗战的真实写照。“重读这部作品集,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战火中新四军将士的昂扬风貌,其塑造的陈毅、项英、粟裕等新四军军人形象至今仍然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钱薇说。

蒋占峰教授在点评时认为,钱薇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展柜中陈列的一本带着岁月痕迹的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泛黄的纸张,残缺的页面”这些细节的描述,铺陈出八十多年前一个年轻战士丘东平的革命生涯和新四军抗战杀敌的真实故事。她的讲述中,有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真实评价和敬仰,通过她的讲述,一个鲜活战士和一位军旅作家的形象跃然而出。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

吴小宝馆长点评时说,通过钱薇同志的生动讲述,深刻阐明了丘东平烈士创作的宗旨、使命、途径。从小角度、小切口诠释了我们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当担、责任意识以及创作的源泉。可谓是小故事、大道理。作为革命纪念馆的工作者、宣传员就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讲好党的故事。

据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是从今年5月4日开讲后,已经连续举办17期,共有全国17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17位优秀讲解员讲述了17件重要的革命文物故事,由34位校、馆著名点评人进行了精彩评论,全国多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组织人员收看和学习。本活动将继续融合馆、校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互补,真正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


宣传海报

讲述人: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钱薇

点评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蒋占峰

点评人: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吴小宝

主持人: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

主持人、点评人、讲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