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王杰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3-12-27    访问次数: 81

2023年12月20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简称“双百”讲坛)第32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王杰纪念馆讲解员张梦旋担任讲述人,徐州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王杰纪念馆、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朱成山教授担任总策划和总撰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讲解员刘凡主持。

张梦旋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王杰纪念馆》为题,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杰纪念馆为实体载体,为我们讲述了王杰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王杰精神”的重要意义。王杰烈士舍己救人英雄事迹曾经被广泛宣传,成为共和国英雄榜上的成员之一。1965年7月14日,王杰奉命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意外发生爆炸,在千钧一发之际,王杰毅然扑向炸点,用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挽救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武装部干部。

英雄永不独行,精神必将传承。50多年来,无数参观者走进这座红色建筑物,经过“一心为革命”“两不怕”和“三不伸手”的“王杰精神”洗礼后,誓言成为“活着的王杰”,“王杰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曹杰教授在点评时认为,王杰纪念馆记载着英雄的足迹,承载着英雄精神,是家乡人民为王杰筑起的一座永恒丰碑。而王杰精神源自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来自青少年时期他所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来自人民军队大熔炉的淬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和升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优良品质在先锋模范人物身上的生动展现。

据悉,“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是由原“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新的版本。该活动从2022年5月4日开讲后,已经连续举办了32期。每期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一位优秀讲解员讲述了一件重要的革命文物故事,邀请一位馆校著名点评人进行精彩评论,全国多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组织人员收看和学习,旨在融合馆、校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互补,真正把“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联盟使命落到实处。

宣传海报

点评人:徐州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曹杰

主持人: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讲解员刘凡

主持人、讲述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