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于1978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部。2016年,常州大学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成为江苏首家部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入围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40%,列全国第132位;2022年,获评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批“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现有教师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4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3人。拥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5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社科英才”,4人担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聘请全国44位革命纪念馆馆长、国内高水平专家、道德模范等为学院兼职教师。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常州大学“15551”思政课程改革方案,从课程资源、教学形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开展综合改革,以“红色融入·铸魂育人”为引领,探索常州大学特色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近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批省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10项,获批校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2项、校级“互联网+课程思政”项目4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培育点2个;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奖13项;出版教材、读本8部。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做法被教育部社科中心列入《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

学院依托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等7个科研平台,开展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17项。在《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红旗文稿》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达30多人次,承办“新四军精神与红色文化育人高层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10余次。

2017年成立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打造“常大十红”特色亮点平台。牵头成立“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已有27个省市219家高校和革命场馆申请加入,共同推进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全国44家革命场馆共建红色文化践行基地,聘请全国44位馆长为客座教授,建立存有全国31个省(市)800多家场馆资料的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制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讲座》特色视频课程,牵头组织常州市82家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联盟,原创《中国共产党30种(46种)革命精神展》,先后在新疆、海南、山东、江苏等省市巡展。

在新时代里,学院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守正创新,铸魂育人,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地方领军、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